kepu
再生科普

慢病管理新篇章|高血压终身用药?再生医学让高血压有不同的选择!

发布时间:2020-05-18

高血压是全球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,全球每年1040万人死于高血压,2010年全球高血压患者预计达到13.9亿。

2019年,中国大于18岁的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23.2%,预计达到2.45亿,40%成年人血压偏高,每年新发高血压1000万以上。中国每年400万死于心血管病,其中绝大多数由高血压引发。

高血压.jpg

高血压像定时炸弹,会引发心梗、脑卒中等并发症。

 

高血压最大的危害——并发症


我们都知道高血压,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高血压也有并发症:

1,血管损伤  高血压患者的为了升高血压血管会拼命收缩舒张,使用扩管类降压药会使血管弹性下降,压差增大,使血管容易破裂。

2,心脏损伤 血压长期不稳,心脏发生代偿作用,诱发心室肥大,室间隔增厚,二尖瓣三尖瓣闭合不全,早搏,心动过速,房颤等。

3,肾脏损伤 为解决供血不足,心脏持续加压,需要肾上腺素等的分泌增加,再加上利尿类药物的损伤,从而让肾脏受损,甚至肾衰。

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三高与三低:血管堵塞几率高、爆管几率高,引发心衰、肾衰几率高,但知晓率、治疗率、控制率都很低(分别为51.6% 、 45. 8% 和 16. 8%)。


高血压的典型并发症,条条要人命。高血压的典型并发症,条条要人命。

 高血压的典型症状

高血压典型症状高血压典型症状

血压开始升高时,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的。了解高血压的早期症状,可以帮助我们及早知晓自己已经血压升高并及时开始调整控制,避免在血压升高的道路上一路狂奔。

头晕  头晕是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。有些是一过性的,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,有些是持续性的。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,严重的妨碍思考、影响工作,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。

头疼  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,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,甚至有炸裂样剧痛。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、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。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。

烦躁、心悸、失眠 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、遇事敏感,易激动。心悸、失眠较常见,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、睡眠不实、恶梦纷纭、易惊醒。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。

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减退   早期多不明显,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。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,近期记忆减退,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,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。

肢体麻木   常见手指、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、酸痛。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。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,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,持续时间长,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,并伴有肢体乏力、抽筋、跳痛时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预防中风发生。

烦躁,失眠,敏感易怒,是高血压的典型表现。烦躁,失眠,敏感易怒,是高血压的典型表现。


高血压治疗的三大误区


人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无知,今天对高血压的治疗存在三大误区:

1,误认遗传,忽视生活方式。

2,治疗方式单一,依赖药物。比如很多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通过科学减重就可控制血压,却仅仅给予药物治疗,从未对减肥做强制要求,更离谱的是还告知病人需要终生服药。

3,重视指标改善,忽视并发症的解决和器官的主动保护。

 

血压升高的真正原因


要想真正了解高血压,首先得明白人为什么需要有血压。我们的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需要血液供应,以获取氧气和营养,并排除代谢废物。就像自来水厂给家家户户供水必需有压力一样,心脏给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也需要压力。这就是血压产生的根本原因,那么当血压出了问题就一定是供血出了问题。

血压升高的原因大概有五个:

1、血管通路变窄了  动脉硬化,管壁增厚,甚至管腔狭窄。

2、血液变稠了  血脂过高,血液粘稠,流动缓慢。

3、血管弹性下降了  血管壁营养缺乏以及贫血,血管收缩舒张无力,血液运载营养不足。

4、外界需求和泵压的不匹配,比如肥胖。

5、生长及人体激素分泌异常 如肾上腺素,醛固酮等分泌异常,肾源性高血压。


那血压怎么升高呢?

1、增加心脏泵血的力量 

2、增加心脏泵血的频率 

3、增加血管的收缩 

4、增加肾脏钠水吸收,增加血容量。

这样的血压升高本身不是坏事,恰恰是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代偿机制。

 

常用降压药的作用机理


可是高血压在临床治疗上却不管这些,而是针对血压形成的机制使用各种药物,从各个节点破坏血压的产生机制以达到降压的目的。

看看常用的降压药就能很清楚了:

1、利尿剂  如氢氯噻嗪、氨苯蝶啶、阿米洛利、呋塞米等,就是利尿排水,降低血容量,达到降压的目的。

2、交感神经抑制药  如可乐定、利美尼定,利血平、普萘洛尔等,就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,降低心脏和血管的收缩力量,达到降压目的。

3、血管扩张药  如肼屈嗪、硝普钠等,就是扩张血管进而降压。

4、肾素-血管紧张素抑制药  如培哚普利、卡托普利,氯沙坦、坎地沙坦、雷米克林等,就是抑制肾素、血管紧张素的分泌,降低血管收缩而降压。

5、钙拮抗药  如硝苯地平、左旋氨氯地平,地尔硫卓、维拉帕米等,就是抑制钙离子内流,松弛血管平滑肌,扩张血管,进而达到降压目的。

由此可以看出,降压药无非就是利尿和扩管,再加上抑制心脏兴奋。

利尿作用在肾脏,就会损坏肾脏,减少水的重吸收,降低血容量,但是肯定会使血液的粘稠度提高。

扩管的,不是作用在肾脏就是直接作用在血管,就会损坏肾脏,使血管壁变薄变脆。

抑制心脏兴奋的,则会增大心脏心肌细胞负担,使心室肥厚、心肌细胞受损。

 


这些降压药看上去是想尽办法,办法想尽,可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血管通路堵塞解决了吗?血液粘稠解决了吗?肥胖解决了吗?

答案是,没有!

结果就只能是,药越用越多,病越来越重、越来越多


就像一则小故事讲的,一户人家的孩子是个罗锅,四处求医问药都无解,很是愁苦。一天门前经过一个游医,打着招牌“专治罗锅,无效免费”,就赶快请来给孩子医治。游医让孩子俯卧在地上,在孩子背上放上一块厚木板,拿起一个大锤一锤下去,孩子就口吐鲜血,死啦。孩子家人就不愿意了,质问游医怎么把孩子砸死了?游医说,我只管治罗锅,不管死活!现在的高血压治疗大概也是这样的路子吧!


 

高血压的真正出路在哪里?


高血压的本质是供血不足,只有解决供血不足才能真正血压平稳。而药物无法解决供血不足,所以只是缓解和控制,就无法真正解决高血压。

那么究竟该如何和解决供血不足呢?其最关键是血管健康,血液健康,循环改善。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惟有依靠人体再生能力,也叫自愈力。

 

那么再生医学是怎样实现这些呢?

心脑血管疾病,病在血液,根在血管,其发展过程是内膜炎症>内膜损伤>油脂附着>血管内膜非正常增生>血管壁增厚>管腔狭窄血压升高>心梗脑梗。

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:

1、 有效清理管壁斑块   斑块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的脂质,通俗讲就是血液里的油被过度氧化,分子结构发生变化,透过损伤的血管内膜粘附在血管壁上,造成动脉硬化、管腔狭窄。其机理有些类似于抽油烟机油脂附着。 

    新鲜正常的油脂是无法附着在抽油烟机上的,但在高温翻炒情况下,油脂被氧化,分子结构改变就附着在抽油烟机上。血管壁上的斑块除了氧化的脂肪,还有变性的纤维蛋白,这是因为内膜损伤后人体发生增生性修复,但这种增生因为血管内环境以及伤害的持续存在,过度增生。

    再生医学就是通过改善环境,消除脂质氧化,调控人体自我修复中的增生,通过调控血小板,纤维蛋白等,最终有效消除和缩小血管壁上的斑块,从而解决了动脉硬化,恢复了血管壁弹性,进而降低血压并有效改善和消除心脑血管病变。

2、 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  动脉硬化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血管内慢性炎症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,所以让损伤的血管壁恢复正常,除了要将已经存在的斑块清理之外,杜绝反复的关键是必须修复血管内膜,让其光滑平整,并富有弹性。而做到这个也只有通过再生医学的手段。

3、 改善血管内环境  人体之所以会产生内膜炎症,造成内膜损伤,最核心是血管内环境出现了问题,如自由基过多,油脂过多,血氧含量不足,毒素,包括药物等。所以让血液质量正常,比如清除自由基,如可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等,对心脑血管及高血压都非常重要。

4、 以脂肪为标志的能量代谢必须正常  血脂过高,血液粘稠,以及所导致的管壁斑块,管腔狭窄,最终导致中风心梗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,归根到底是我们以脂肪为首的能量代谢失衡造成的。摄入过多,转化不力,代谢器官肝脏功能受损等。所以严控摄入是前提,代谢能力提升恢复是必须。而修复肝脏,强化肝脏功能也必须依赖再生医学的手段。


干细胞治疗血管内皮损伤,抑制血管内皮增生效果显著。干细胞治疗血管内皮损伤,抑制血管内皮增生效果显著。


中鸿科瑞在再生医学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,小分子化合物调控干细胞技术可以靶向性地修复肝脏损伤,改善提升肝脏的脂代谢功能,并且能够抑制血管内皮增生,清除血管内的氧化自由基,抑制血管内促炎因子表达,创造更好的血管内皮修复环境,最后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,使血管内壁重新恢复光滑。

血液干净了,血管畅通了,血压自然就回复正常水平了!这就是釜底抽薪,导致血压升高的根源没有了,血压自然就会恢复正常,还需要终身用药吗?答案,就不言自明了!

高血压案例



高血压的日常应对:

1、控制体重   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是超重肥胖,减重减脂就会让血压自然下降。

2、饮食清淡,少油少盐。

3、调整饮食结构,保持营养均衡,高蛋白高膳食纤维。

4、适量运动   可以慢跑、快走,或者打打太极拳、八段锦之类的。运动也是调控血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

5、保证充足的睡眠  不要熬夜。

6、戒烟戒酒

7、每天保持2000ml的饮水量

中鸿再生 细胞自愈 健康管理中鸿再生 细胞自愈 健康管理



分享到:
>